close

「原來人文氣息可以靠幾個破銅爛鐵疊起來,跟暴發戶想裝高尚的行為一樣。」

在噗浪是留下了這麼一句。


「...校園綠意綿綿,藝術品林立,處處蘊藏著一股濃濃的人文氣息,令人印象深刻。...」

起因是今天看得新聞時讀到了這句。

這是關於成大的新聞


而透過這幾年對成大的觀察

不難發現學校有意的引進了許多的藝術品

最顯眼的莫過於朱銘的雕像

作品名稱:肛肛好


還有其他的作品,林林總總應該有近百件吧

讓校園變得比較「藝術」

而這是因為高層希望能夠讓成大變得更有人文氣息

這樣,才算是一流大學


可是,人文氣息不是僅於視覺

而是要跟心靈共鳴

引起跟心靈的對話

與某種經驗某種曾經的感受某種思緒引起連結和共鳴

然侯由內而外的感受到美

而非透過眼睛,從外而內的壓迫近來,自己為是美


人文,在大學的學院裡,包括了三個主要元素:

文學、歷史、哲學

若是美學再加進來,形成了人文的輪廓

這樣一來,會發現一件事,每個元素都是大學問

各個學系的學生光自己的本系知識都學不完了

何來時間學習這種人文知識?

是阿,沒有太多時間來學習這些「新」知識

因為,從國中開始,人文教育便屏除在教育之外了


這種東西需要時間

所以阿,怎麼可能擺了幾個雕像裝樣子就能提昇人文素養

因次才會下了「暴發戶想裝高尚」的評語

瞎透了.jpg 


如果真的想提昇成大的人文素養

就讓藝術品活過來,走向學生

不能像現在一樣死死的

 

別說藝術品,光成大許多本身的建築

甚至是成大歷史,都可以成為人文素養的題材

說句題外話,有多少成大人知道成大歷史?

誰是創校校長?光這個問題就可以問倒一堆人了。

這問題有而意義?

這不僅牽扯到人文元素裡的歷史面

也牽扯到你是誰?你在哪裡?這地方有過什麼?

不過從這三個問題也可以看出台灣人的自我認同多麼薄弱了...XD

 

學生論壇裡的大師,演講裡的學者,攤在各個角落的藝術品

都不能提昇人文素養

最多,讓你看得很爽

 

當然,提昇人文素養不是我們要擔心的

我們只負責自己就可以了

只是,批判的必要在於渴望進步

期待成大能在砸錢的技術上更進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nqch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